客观地看东川泥石流赛事11年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地理因素是第一位的。 体育5月2日报道:2014年“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暨全国汽车越野系列赛(CCR)东川分站赛于5月1日进行了超级短道排位赛的争夺,来自全国各地22个车队的61辆赛车捉对厮杀,时逢盛会,东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赛事的副总指挥长 马俊欣慰地告诉记者,这让东川把泥石流赛事一直办下去更有了充分的底气。仿佛一夜之间开了窍,东川学会了川剧,大变脸了!与往年动辄超过百辆的比赛规模相比,今年61辆的阵容确实不算强大,为此马俊请教了中汽联的专家,得到了一个推论:由于近两年来中国大越野的兴起,许多专业车队的运营成本急剧上升,而东川泥石流赛道历来以险象环生著称,车手一个赛道下来,往往维修团队就得辛苦上一整夜,维修成本非常大,东川因此被许多车队车手爱恨交加地称为“拆车厂”。为此,马俊在比赛筹备期间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赛道设置理念:东川不是拆车厂,我们要在保留泥石流赛道特色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好赛车和赛手的安全,既让专业的赛手豁得开心,也不让厂商和车队承担过度的配件损耗。马俊笑着告诉记者:“人们都说赛车运动是在操控与失控的边缘上走钢丝,我们办赛事也在寻找这样一个临界点,比赛就要惊险刺激,悬念丛生,但又不能让人家来一次就得赔个几十万,负担过重。这个任务说起来很简单,但也许我们需要通过很多年的摸索,才能逐步完善这个赛道设置的复杂机制,,而且还不能总是同一条赛道,必须时时有更新和变化,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做了大胆的尝试。”于是,人们看到,最毁车的豆腐沟赛段取消了,新增了风光秀丽美不胜收的岔河赛段,超级赛段变成了两遍,更利于媒体传播和观众欣赏……你看你看,东川的脸悄悄在改变,车队不必望而生畏,车手也无须望江兴叹。来吧,都来吧!这里有朋友,有竞争,有美丽的红土地,也有高额的奖金和闪亮的金杯。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马俊亮出了诚意:东川希望做的是中国汽车运动的百年老店,不是一锤子买卖。客观地看东川泥石流赛事11年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地理因素是第一位的。作为中国重要铜磷工业重镇的“天南铜都”东川,地貌独特,自然环境艰苦、复杂,其小江流域河谷断裂带以其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而闻名;经泥石流冲击后地壳脆弱、地形复杂多变。这些特点,使得东川享有着“世界泥石流博物馆”的美誉。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东川独具特色的泥石流赛道,有河滩、湿地、涝塘、流沙、砂石、戈壁等障碍,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是世界唯一的泥石流越野赛道、是一条永不重复的赛道;是一条具有多样性、纯天然的赛道。马俊希望记者传达一个声音,今年东川赛道最大的亮点在于:“更改了设计之后的赛道难度更有利于车手极速竞争,丰富赛道特点。2014泥石流赛道以东川本地人文景观为背景,在保持泥石流赛道特色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赛车和赛员的保护;为保障首次来参加东川赛事的国际车手,降低赛道难度,丰富赛道特点,完赛率大幅提升、惊险刺激度依旧。”回顾东川泥石流越野赛11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参与者与见证人,马俊深情地说:“东川的泥石流越野运动风雨兼程,走过了辉煌的十个年头,凭借着全球独特的泥石流赛道在世界汽车拉力运动中竖起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风景线。十年来,东川的赛事节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正逐步实现着新的突破与跨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世界的赛车人,想跑隔壁沙漠冰雪砂石的,哪里都可以去,但如果想跑泥石流赛道,就只能到我们东川来!东川赛道是全球唯一,不之一。”记者请马俊用一句话概括2014年的东川车赛,这让他感到有些为难,不过他转述了一首民间改写的伟人诗篇,表达了对东川泥石流越野赛越办越好的强烈祝愿:赛车不怕远征难,跋山涉水只等闲。大白泥沟腾细浪,三江口上走泥丸。金源水拍轮胎暖,阿旺桥下过千帆。东川不是拆车厂,五洲猛将俱开颜。 本文来源:体育 作者:方肇 责任编辑: |